TAG标签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位置: 主页 > 电力能源 >

能源安全:要有新思路 更要有新作为

时间:2022-11-30 00:08 来源: 作者: 点击:

火力发电网讯:能源安全:要有新思路,更要有新作为——访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要“两手抓”,一手抓硬实力,多措并举在资源层面保障石油天然气电力安全;一手抓软实力,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利用国际合作机制保障在开放市场环境下的集体能源安全。

10月1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进一步研究落实了能源安全新战略,通过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原国际能源署署长特别助理、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博士早年间就有深入研究。他曾经提出,能源安全的重点领域正在由石油逐渐转为电力,新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的手段也在日臻完善。为此本刊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结合近期中东地区形势分享对能源安全的新思考。

总原则:

多元化与高质量发展兼顾

日前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明确指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现代化建设,保障能源供给是长期战略任务。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多元发展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对此,陈新华认为,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多元化发展能源供给这一能源安全的核心举措。这意味着,在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中东中亚一些主要油气出口地区存在很多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我国要加大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国际油气合作力度,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节能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提高电能在消费领域的占比,依托互联网发展新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陈新华指出,此次比较新的提法是增加了煤炭方面的内容,要求加快输煤输电大通道建设,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对于如何实现煤电清洁高效发展?他认为,第一要降低本地污染,第二要从二氧化碳排放角度找到解决方案。现在对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欧洲原来计划到2020年示范14个CCS项目,目前一个都没成功。原因在于二氧化碳的封存有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一是封存地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因为二氧化碳重于空气,一旦泄露会引发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在这长达几千年封存期间不会泄露出来?二是法律和经济问题:在封存的几千年期间,谁来对储存负责任,谁来付费运营维护系统?

中国强调的是重在利用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但怎么把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仍是难题,虽然可以把它变成化工原料,或者在食品饮料里面作为添加成分,但商业化大规模的应用方案还不成熟。

本次能源委会议的另一个主题词是高质量发展。陈新华认为,多元化与高质量发展可以兼顾。多元化的本意是不能依赖单一的能源来源,二是让不同能源品类都参与竞争,谁能够以清洁、高效、安全、低碳的方式精准地满足需求,谁能够解决能源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谁就可以占有一定的市场。

新内涵:

从石油拓展到“油气+电力”

能源安全是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基于供需双方的不同立场,对这一概念会有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理解。陈新华认为,能源消费国在国家层面关心的能源安全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获得数量充足、价格合理、品质适宜并符合环保要求的能源供应,为本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原动力,同时保证其能源系统具有足够的应变与抗风险能力,使国家最高利益不因能源问题而被可能的敌对势力所要挟。

中东地区近期突发的安全事件表明,石油供应安全非常重要。陈新华表示,石油目前还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来源,也是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品种,除了在小轿车领域可逐渐被电能替代之外,其他领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替代,而只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石油作为化工原料都是长期需要的。由此看来,石油并不是夕阳产业,还是一个常青产业,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石油的供应安全,传统意义上的保障途径仍然需要高度重视,包括多元化供给、战略石油储备、国际市场有效运营、国内市场化改革等。

陈新华指出,能源安全的定义一直在演变中,从当初只关注石油供应安全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全方位能源安全,特别是天然气安全和电力安全,还有能源供应价值链上的基础设施运营安全,以及数字技术快速渗透到能源领域所带来的虚拟空间安全。

2010年10月,刚刚卸任国际能源署署长职务的田中伸男先生到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交流时指出,20世纪的全球能源安全框架是以石油为基础的,而21世纪的能源安全则将是以电力为主的全面能源安全。陈新华认为,这是对全球能源安全框架一个与时俱进的更新,体现了能源安全关注点从初级能源向终端使用能源的转变。他如此解释:石油的替代技术越来越成熟,没有石油,我们有煤制油和生物质制油的方案,还可以开电动车;而电力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强。没电了,你拿什么来替代?

能源安全还包含环境的兼容性、可持续性和公众对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的接受度,也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目前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社会氛围里,环境保护约束将减少能源供应的选择性。比如在挪威,现在开始反对天然气,因为其作为化石能源会排放二氧化碳。挪威有一家石油公司海上生产平台的用电,本来用伴生气发电就可以解决,但现在的要求是必须从岸上拉线过去供电,因为岸电是100%的水电。

油气安全与电力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两大支柱,前者涉及国际市场与地缘政治,后者更多涉及国内市场及体制机制,也会影响国际地缘政治。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曾经发表了一份“可再生能源的地缘政治”,分析了在消费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传统油气出口国的影响。陈新华认为,传统的油气安全因涉及到从海外市场采购,需要动用国家力量处理好与资源国的关系,还要下大力气保障管道和航线的安全。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安全框架大大拓展了以前以石油为核心的框架:一方面,电力基本上以本国生产与消费为主,跨境的交易比较少;另一方面,电力是二次能源,来源比较广泛,可以就地获取,也可以长距离输送。此外,电力对于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来说都很重要,可以跨越石油安全问题上的双方分歧。

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安全框架可以调动各个层面的力量来保障能源安全,而不是仅靠国家力量来保障安全,各级政府、各个组织、各个单位甚至个人家庭都可以为自己的电力供应安全发挥作用。

以电力为核心的国家能源安全框架还可以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包括数字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材料技术等,给能源系统增加柔性,提高效率,更加有效地整合可再生能源,真正实现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硬实力:

通过电气化来化解油气安全难题

中国现在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在70%以上,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5%,如何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降下来?陈新华认为,靠本土生产很难,现在必须要寻找新的思路、新的解决方案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长期看,需要通过电气化来化解油气安全问题,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必须要从电力领域获得解决方案。为此,应把重点转向电气化,比如在重点的耗油领域实现电能替代,同时以电力为转化载体,将低品位能源进行高品位利用。就后者而言,目前看,有两条路径拥有现实和战略意义:

一是通过热泵技术,比如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技术,把大自然里面的能量提取出来,以满足人居环境,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家庭取暖制冷等需求。

二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随着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太阳能在很多地区已经是最便宜的电源,包括光伏、光热,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成本,今后会越来越便宜。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和风电,再加上储能、热泵、数字通信技术等进行系统集成,可以使低品位的能源得到高品位的利用,供能系统也得到优化,越来越精准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能源服务需求。

在中国国土,包括浅层地表,有多个规模大于沙特最大油田的“能矿”可以开发,这包括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电厂余热,以及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开发的地源、水源和空气源热能,还包括巨大的节能潜力。这些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大大降低我们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将大大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水平。

高质量发展需要重新评估能源供应方式,要更加关注节能工作,在节能领域要有新作为。在陈新华看来,中国现在特别需要精准满足经济社会生产与生活所需能源的供给方式,而不是铺张浪费、粗放式的供给。因为从用户角度,他需要的是最终的电力、热力、冷量和交通移动力等能源服务,但实际使用的有效能量可能很少,大多数都在过程中浪费了,比如烧开水煮鸡蛋可能只需消耗能源的5%,就能够把鸡蛋煮熟,其余95%都浪费掉了。因此,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精准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能源供给方式需要从粗放式向精准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转变。这种以最少的能源供给和最低的环境影响,高效精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生产活动的能源需求的供给方式,才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真正需要的。“今后的能源公司一定要转变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依靠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能源服务来得到回报,而不是靠多卖煤、多卖气、多卖电,用户买的越多、浪费越多我就越赚钱,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不是高质量发展。”他如此表示。

软实力:

应启动与IEA谈判,争取早日成为其正式成员国

从全球能源格局角度,近年来最大的变革就是美国的能源独立。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导致页岩油和页岩气的产量大幅度上升,2018年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只有25%,这部分可以从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供应,理论上讲可以不需要从沙特进口石油,不依赖中东,也不依赖俄罗斯。

陈新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际能源安全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能源安全机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能源署(IEA)的存在意义也在发生变化。

当时,国际能源署致力于保障成员国石油供应安全,同时在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政策协调,整合各国资源在能源技术方面进行联合研发,同时共享石油、天然气市场信息。如今,中国对国际能源安全集体保障机制的需求要大大高于美国,因为仅靠自身努力很难保障国际石油供应安全。习总书记提出来的能源安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中,全方位国际合作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不仅包括能源项目投资方面的合作,还应该覆盖能源政策、能源治理、能源安全机制等更高层面的合作。我国在项目投资合作上做了很多,应该在全球能源治理和能源安全机制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据了解,今年2月份,印度外交部已正式致函国际能源署,希望探讨印度成为国际能源署正式成员的条件。国际能源署将在今年12月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讨论印度政府的这一函件。实际上,国际能源署一直在改革,也开始讨论是否取消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作为IEA成员国的先决条件。陈新华建议,中国可以主动提出,开启加入国际能源署的谈判程序。加入国际能源署以后,可以作为其主要成员,充分利用并改良其集体能源安全机制,使IEA的集体机制能够为我国所用,在有效运营的国际能源市场环境下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陈新华表示,目前还有其他的多边治理机构和机制,比如“一带一路”论坛、G20、上合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这些机构在能源安全集体机制方面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能源领域,国际能源署不仅有专业的团队,而且有深厚的国际影响力,在能源软实力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中国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就应该积极融入并且改造现有的集体能源安全机制,通过分享信息、交流经验,不仅在石油、天然气安全方面,而且在能源政策、节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科技研发等方面都可以获益。一个有利条件是,中国现在已经是国际能源署的联盟成员,主动开启正式成员国谈判也有利于推动国际能源署的现代化改革,毕竟,国际能源署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如果缺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参与,也很难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

实际上,在美国基本实现能源独立,印度正式探讨成为IEA成员条件的背景下,中国开启加入国际能源署的谈判,利用这个有效运营的国际机制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也是中国在资源层面加强硬实力建设之外,需要加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两手抓,两手都硬起来,才能切实保障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

(韩丽娟对本文亦有贡献)

阅读排行
最新阅读
  • 关键词导航:能源新能源能源经济电力能源油气能源RSS地图

  • Copyright by 2013-2018能源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15278号